體驗特色民宿,已成為不少游客行程安排的重要內容。數據顯示,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民宿訂單在去年高位基礎上穩中有增。
隨著民宿迎來入住高峰,一些問題也逐漸暴露。比如,游客到店后才發現房間與宣傳圖片大相徑庭,部分商家在節假日漲價退單……貨不對板、臨時漲價毀約等亂象影響游客出行體驗,也制約了民宿行業長遠發展。
借助社交媒體平臺,游客分享的住宿體驗無論好壞,都能在網絡上得以傳播。消費者在預訂之前,往往會通過查看其他住客的評價來了解民宿品質。民宿經營者應該樹立長遠眼光和可持續發展理念,切莫貪圖眼前利益,把民宿做成“一錘子買賣”。涉及民宿的國家標準《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等級劃分》已于去年正式實施,民宿經營者應對照要求,不斷提升經營管理水平,為游客提供安全衛生的居住環境和專業化、標準化服務。同時應加強與客人溝通,對于每一條反饋和建議,及時作出回應和改進,形成口碑效應,提高入住率。
第三方平臺應充分發揮把關功能,加強對入駐民宿商家的資格審查和對問題房源的識別治理,重視信用評級,為用戶提供真實、高品質的房源信息。政府和相關部門應加強市場監管,對不符合標準的民宿進行整改或停業。同時暢通投訴舉報渠道,對不明示價格、不履行價格承諾等價格欺詐行為加大懲處力度,提高違規成本。
消費者也要選擇有信譽的民宿,遇到問題注意及時留存證據,保存訂單截圖,積極聯系平臺投訴舉報,或者向消協等相關部門申訴,追究商家的行政責任,理直氣壯進行維權。 (本文來源:經濟日報 作者:李丹丹)